日本人在1899發現阿里山森林有大量的檜木資源,便策劃建構阿里山鐵路便於把山上的木材運至於平地加工。北門驛建於西元1910年,已經有超過百年歷史,是嘉義市定的古蹟。由於林業加工的需求,日本人於北門驛附近的腹地還設了營林所、北門修理工廠、嘉義製材場、大如湖泊的貯木池。北門驛一帶曾是全台灣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。阿里山鐵路除了負責木材的交通運送之外,也負責送沿線的民生物資,因當時阿里山鐵路為當時平地和山上的唯一的連結交通管道,。民國五十二年(1963)為了保護天然森林資源,阿里山伐木停止,阿里山森林鐵路轉為觀光用途。不過至民國71年(1982)以後,阿里山公路正式通車後,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搭乘盛況自此不再,北門驛周遭區域漸沒落。
1998年北門驛經嘉義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,但同年5月16日卻不幸慘遭祝融之災,整座建物超過40%被燒毀。後嘉義林管處協助撥款150萬元新台幣修復其建築,盡量維持原貌和工法去修復。火災前的舊車站原是乳黃色的,修復後改漆成草綠色。
北門驛見證了一世紀的林業的盛衰,如今成為攝影愛好者及民眾休閒娛樂的好去處,仍然為嘉義森林鐵路的起站。想要搭乘森林鐵路的感受當年鐵路風采的旅客,可於森林鐵路官網查看火車時間及購票:
https://afrch.forest.gov.tw/0000058